第二学期4月初中三年级水平测试二
语文试题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1、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 (陈与义《临江仙》)
2.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5.大家的学习须与考虑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先帝知臣小心,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5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哪个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甲文选自__________;乙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
7.翻译句子: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3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甲文的文体在古时候主要用于陈情言事。
B.乙词上阙前三句借景生情,作者心情沉痛悲伤。
C.甲文选段中作者反复提及先帝,是由于他所做的所有是为了报答陛下。
D.乙词下阙前三句作者拟“一醉”是为了消释“春愁”。
9.甲乙两文情感动人,甲文通过追诉往事,表达了__________;乙词中“终不悔”体现出作者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②。"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__________"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解】①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 ②修衣:修饰衣服,意为穿得好一些。
10.讲解文中的加点词。 (4分)
(1)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 使:___________
(2)先生非求于人 求:___________
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害怕他吗?
B.我也不骄傲,但我能不害怕吗?
C.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D.我也不骄傲,我能不害怕他吗?
12.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曾参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4分)
2、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8分)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伙都很熟悉。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时候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美容美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些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付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有哪些用途。对联一般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依据内容和作用与功效来划分,容易见到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念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1日曝10日寒,”是非常有名的__________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生活得一知己就够了,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__________联。
④对联来自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大家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觉得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刚开始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看上去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极少。对联的真的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健全,出现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常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兴盛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样怎么样写作对联呢?
⑥第一,要依据对象和场所,选择清爽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比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合适新年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常常出目前结婚喜庆时。
⑦第二,写作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需要相连,表达一个一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地方词汇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可以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状况,更不适合有石对石如此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__________,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止是国内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极品,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要紧组成部分。伴随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很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渐渐掌握了用汉字来写对联。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示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大家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极品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3. 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词汇,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喜庆联 自勉联 B. 名胜古迹联 题赠联
C. 题赠联 喜庆联 D. 自勉联 题赠联
14.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办法是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本文围绕对联,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6分)
(1)对联的概念和构成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联的意义和影响
16.“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这段文字放在第几段适合?为何?(5分)
答: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22分)
雪山上的红盖头
⑴苏唯首次见到白雪,是在2010年的全国舞蹈比赛中。
⑵节目非常精彩,刚考上美术学院的苏唯不时在速写本上勾画几笔。这个时候,一个大双眼的小姑娘登场了,主持人说她叫白雪,来自天府之国,是这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散场时,苏唯把一幅速写送给她。白雪睁大双眼,一脸的惊喜与高兴。
⑶一别八年,再见白雪,是在全军文静调演中。随着着缠绵动人的乐曲,一位头戴红盖头的女演员翩翩登场,她和男演员把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⑷__________他惊喜地抢节日目单,上面赫然印着:白雪,成都军区少尉。顿时,回忆如潮水般涌出,苏唯百感交集:白雪,你终于来了!
⑸白雪留京借调演出半年。经朋友介绍,两人重新相识了。
⑹那日,苏唯去白雪宿舍玩,发现桌上摆着一幅速写,画上的白雪天真无邪,右下角标着:2010年12月。白雪说那是首次来北京比赛时一位大男生画的,他还说将来会见面呢,可能早把自己忘了。苏唯非常想告诉她,他从未忘记过她,甚至为她画过上百幅画。
⑺这个时候,床头那块鲜红的盖头引起了苏唯的注意。白雪说那是西藏的一位老兵送的,老兵还告诉了她一个红盖头的故事:曾有一位在乃堆拉哨所当兵的新郎,因实行任务而没来得及揭开新娘头上的盖头。第二天,等他回到冰冻的家里,发现新娘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揭开盖头,新娘早已冻成雕塑,只有盖头依然鲜红……说到这里,老兵泪流满面,他的新娘也是由于高山反应而离开了他。从那将来,再没女性上过乃堆拉,由于__________回到军区,她和搭档含着泪编了这个舞蹈。第二次去西藏演出时,他们还曾专门去找过那位老兵……
⑻半年的借调期非常快过去了,白雪同时接到代表宣传部参加全国比赛和代表军区参加进藏慰问演出的公告。苏唯期望她能留下参加比赛,白雪却想参加进藏演出,她说不在乎比赛名次。
⑼第二天,苏唯去找白雪。白雪已经走了,她给苏唯留了一封信:“我走了,去西藏的乃堆拉哨所演出。我喜欢北京,但我更喜欢为那些边防的战士们表演,为能给他们枯燥的生活带来快乐而开心。我去过西藏两次,每次都能感到心灵的升华。我忘不了那些脸颊黑红、指关节粗大、指甲凹陷的同龄人;忘不了那些年复一年在千里无人的雪线上重复着单调巡逻的可敬可爱的边防战士;忘不了一个小战士把自己不舍得喝的水留给正在绽放的太阳花;更忘不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相信我对你的爱,等我回来。”
⑽可是,白雪再也回不来了。她是雪山之魂,雪山要永远留住她。
⑾当苏唯接到电话,发疯似的赶到成都时,白雪已再也醒不来了。白雪的搭档含泪告诉他,这次进藏演出,白雪高山反应很强烈,每次靠吸氧才完成演出,但她坚决需要到乃堆拉哨所参加表演。哨所非常小,他们几个便轮流在雪地上演出,最后的节目是《红盖头》,高困难程度的动作,高强度的反应,使白雪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但她仍然面带微笑跳完舞。谢幕时,她忽然口吐鲜血,在掌声中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全兵站的官兵都哭了,他们含泪为白雪在乃堆拉哨所旁塑了个冰雕,那位老兵跪在白雪身旁像个孩子似的哭着……
⑿白雪是他们心中最好看的的雪山女神啊!
⒀苏唯脑中一团乱,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依稀间,他看见白雪漂亮的笑脸,看见她在掌声中缓缓倒下,清清的眸中还留着无限的纯真与眷恋,鲜血与红盖头映在洁白的雪地上,红得耀眼,红得惊心,红得叫人流泪……
17.第④段画线句“观众席上的苏唯不禁热泪盈眶,同时又感到一阵莫名的开心”所说的令苏唯开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令苏唯热泪盈眶的那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请联系下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低于25字)(5分)
18.第⑦段画线句“雪线上的边防哨所太苦了……”,文中哨所的“苦”具体表目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9.联系全文,在第⑨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合的内容。(3分)
“更忘不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怎么样理解第⑫段中“白雪是他们心中最好看的的雪山女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雪山上的红盖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22—24 题。
【材料一】上海西岸美术馆坐落于黄浦江西北岸一处开阔地带,在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历时3年建造的西岸美术馆于于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材料二】与西岸美术馆一同揭幕的,还有一项中法文化交流成就——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THE SHAPE OF TIME)汇集来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馆藏,从1910年至2013年,横跨20世纪和21世纪,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圣殿。请观赏下图:
《黄红蓝》
【材料三】在西岸美术馆,观众不只可以以低廉的票价接触到世界顶级的艺术品,也可在书店、咖啡店、餐厅、江景夜店等小憩。既能满足不同人群对于艺术的好奇心,也达成了与文化艺术的零距离。西岸美术馆,__________
22.从【材料一】中获得的信息有3、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3分)
23.请模仿【材料三】的画线句,完成填空。(4分)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黄红蓝》,艺术与技术的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上述材料,用30字左右的文字,向你的好友推荐上海西岸美术馆,并相约在暑假期间一块去看艺术展《时间的形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